最近因為一直看到電視在報某家餐廳給客人吃的古早味布丁很美味,
既然無法到餐廳報到屆只能自己想辦法解解饞,
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自己做啦~
這次又是烤布丁,到底口味差在哪裡呢?
經過皮媽我的比較之下,這款古早味的烤布丁蛋香味較濃郁,
而且比較不用費心吉利T粉的比例,作法算是較簡單的,
只是烘烤的時間比利用吉利T凝固的布丁來的麻煩一些,
至於口感嘛~這款算是口感比較紮實的布丁,
反正都做了,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食譜吧~
布丁液材料:
鮮奶340cc
鮮奶油80cc(加入鮮奶油是為了增添綿密口感,覺得麻煩的話也可以只加鮮奶)
全蛋3顆
砂糖40g
香草精2小匙
焦糖材料:
砂糖 40g
水 1大匙+1/2大匙
焦糖作法:
先將砂糖加入1大匙水中,開始以中火加熱至糖溶解,剛開始不要攪拌,
砂糖完全融化後再慢慢攪動,隨著水分變少,鍋中的泡泡也會變大而且開始變黏稠,
等到焦糖香味出現後加入另外1/2大匙的水充分攪拌均勻後即可倒入布丁模型。
(要小心水剛加入焦糖時會有汽化現象,可以用鍋蓋稍微擋一下)
布丁模底部倒入薄薄一層焦糖後放置一旁備用,接下來要做布丁液囉~
布丁液做法:
1.將砂糖和香草精倒入鮮奶裡,再以中火加熱至砂糖溶解。
(不需要煮到滾,只要糖溶解完全就好)
2.等鮮奶液溫度降至60度以下,加入3顆全蛋打散後的蛋液再充分攪拌均勻。
3.將布丁液過篩,過濾掉打不散的蛋白之後就可以注入布丁模型了。
因為底部有焦糖的關係,為了怕沖散焦糖影響賣相,
可以用湯匙沿著杯緣緩緩注入布丁液,這樣焦糖就不會被沖壞囉~
布丁液準備就緒後放進烤盤,然後再烤盤裡加入約兩公分高的水,
烤箱溫度設定在攝氏150度先烤20分鐘之後再將烤盤轉向繼續烘烤10分鐘,
慢慢的就會有布丁香味出現囉
因為是隔水烘烤的關係,布丁受熱較均勻,色澤看起來也比較漂亮,
至於要判斷布丁是否烤好,只要搖晃一下模型,確認布丁是否已經凝結不會晃動就可以了~
放冷後的布丁送進冰箱冰鎮,要吃的時候只要用刀子沿著布丁模型周圍劃一圈,
布丁很容易就可以脫模囉,這天因為糖燒得不夠焦所以顏色有些淡,也沒有焦
糖的苦味,只能下次再改進囉
古早味布丁因為沒有加洋菜或者吉利丁,只單純以雞蛋來做為凝固因子,
所以口感會較紮實,不像加了吉利丁那樣軟Q,不過蛋香味倒是非常香濃,
就像小時候吃的那種味道,比起軟Q口感的布丁,我更喜歡這一味呢
喜歡古早味的朋友們,有空不妨試試看喔~